AI4Sci引领创新,学术盛宴再启新程丨 学院举办校庆20周年第三场学术讲座
2025-04-03

二十载春华秋实,砥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再谱新篇。值此建校20周年之际,必赢76net线路精心策划“校庆专家系列讲座”,通过高端学术对话,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启迪创新思维,以学术力量献礼学院二十周年华诞。

4月2日下午,由校庆学术活动组主办、必赢76net线路承办的学术讲座在理工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本次讲座以“AI4Sci:从高性能计算到智能计算”为主题,特邀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毕重科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必赢76net线路必赢76net线路院长许学东、党总支书记夏华一、副院长于静、人工智能系主任王志良以及必赢76net线路全体教职工和学院部分学生积极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必赢76net线路副院长于静教授主持。

毕重科教授以“AI4Sci:从高性能计算到智能计算”为主题,深入探讨了高性能计算(HPC)与人工智能(AI)融合对科学计算带来的变革。

毕教授指出,随着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科学计算正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科研范式正在被重新定义。HPC与AI的融合,如同两股强大的力量相互交织,成为推动科学计算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一融合过程中,基于AI的大规模流场可视分析技术脱颖而出,有望开启智能科学分析的新纪元。它能够以更高效、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复杂的数据,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分析手段,从而加速科学发现的进程。

此外,高性能计算、仿真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在成为未来科学计算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将打破传统计算的局限,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深度交叉与协同创新。通过将高性能计算的强大算力与人工智能的智能分析能力相结合,科研人员能够更精准地模拟复杂系统的行为,预测未知现象的发生,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报告中,毕重科教授还展示了必赢76net线路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并分享了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瞻思考。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师生积极互动,针对学生提出地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本科阶段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当怎样做才能增强自己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及等问题,毕重科教授做了耐心解答和深度解析,思维碰撞火花不断。

最后,人工智能系主任王志良教授做总结致辞,对毕重科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由衷感谢。王志良主任表示,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开启智能科学计算的新时代。从超级计算机到智能计算平台,从原位可视化到基于AI的大规模流场可视分析,再到超算+仿真+AI的新模式,这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将为科学研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为解决全球性科学问题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许学东院长代表学院向毕重科教授颁发了必赢76net线路兼职教授的聘书。

专家简介:

毕重科,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博士毕业于东京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可视化和人工智能。现任CSIG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常务委员,CCF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委员,CCF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委员,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天津市智能科学与研究会监事等10个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毕教授的研究成果在核电、环境保护、数值风洞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Baidu
sogou